Cinnamomum burmannii(Nees & T. Nees)Blume, Bijdr. 569. 1826.
常绿乔木。植株高达14m,胸径达30cm。树皮光滑,外面灰褐色至黑褐色,内皮红色,与枝和叶片均具肉桂味。枝条绿色或褐绿色,具纵向细条纹,无毛。叶互生或近对生,稀对生;叶柄长0.5—1cm,无毛或近无毛;叶片卵圆形、长圆形至披针形,薄革质至革质,长5.5—10.5cm,宽2—5cm,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,先端短渐尖,两面无毛,下面苍绿色,上面绿色或亮绿色,离基三出脉,上面明显,扁平,在叶背凸起,横脉下面明显,脉腋内无腺窝。圆锥花序长2—6cm,腋生、近顶生或顶生,少花,疏散,最末分枝为3花的聚伞花序,密被灰白色微柔毛,早落;花梗纤细,长4—6mm,被灰白微柔毛;花被绿白色,长约5mm,花被筒倒锥形,长约2mm,花被裂片长圆状卵圆形,两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;能育雄蕊9,3轮,花丝及花药的背面被微柔毛,第1、2轮雄蕊长约2.5mm,花丝稍长于花药,无腺体,花药长圆形,4室,内向,第3轮雄蕊长约2.7mm,花丝稍长于花药,中部有一对近无柄的圆形腺体,花药长圆形,4室,外向,退化雄蕊3,位于最内轮,长三角形,长约1mm,具柄,柄长约0.7mm,被微柔毛;子房近球形,长约1.5mm,略被微柔毛,花柱长约2mm,略被微柔毛,柱头盘状。果卵球形,长约9mm,宽约5mm;果托漏斗状,高约4mm,顶端宽约3mm,边缘具整齐的齿裂,齿端截形或圆。花期:2—4月;果期:10月至翌年1月。
产地:仙湖植物园(徐有财 90587、王定跃等 89066)、凤凰山(张寿洲等 0653)。深圳各地常见。生于山地林中或灌丛中。海拔50—500m。公园、村庄、路旁及公共绿地普遍有栽培。
分布: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四川和云南。印度、泰国、缅甸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。
用途:木材结构细致,加工容易,可用于建筑、桩木、汽车等;树皮可作肉桂代用品;树皮、根、叶可提取广桂油或广桂叶油,为食品、化妆品工业等的原料;枝叶茂盛,是优良的庭院风景树及行道树。